为了确定黄铜带表面变色膜的性质,利用俄歇能谱和光电子能谱对表面膜的组成、厚度、元素、价态和成分含量进行了微观分析,分析结果表明:
1、所有试样外表都附着有外来污染物,其元素有S、Cl、C、Ca、O等。污染物沾附不牢,电子袭击厚,很快消失,与表明膜性质无直接关系。
2、未变色正常黄铜带表面(M4)和变色带边部未变色部分表面(M5)基本相似。只有一层极薄(约几个纳米)的、透明的、未达到干扰色彩厚度的正常氧化膜。
3、变色膜带的氧化膜厚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。浅咖啡色(M2)膜厚约40-50μm,深咖啡色(M1)膜厚约145μm。而且变色膜的外层也只是极薄的二价铜的氧化物,内层则是较厚的一价铜的氧化物。因此它才具有干扰色彩。同时说明可能是在弱氧化气氛条件下形成的。
4、从黄铜带表面膜中铜锌比的变化看,由外向内Cu/Zn由小到大,说明氧化过程有“跑锌”现象,由此可推测为受热氧化。
5、对表面粗糙无光泽的黑褐色腐蚀产物膜(M3)来说,C、S污染严重,表面严重脱锌。腐蚀产物下面就是黄铜带基体,不具有上述变色膜氧化的特征。说明它是在某一潮湿介质中发生了严重的脱锌腐蚀所致。
X
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