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析黄铜板脱锌腐蚀破裂
脱锌腐蚀常在含锌较高(如>20%Zn)的α黄铜,特别是(α+β)黄铜中发现。事实证明含锌量大于15%的黄铜板脱锌严重,脱锌后强度损失也大。
黄铜脱锌是由于锌的标准电位远远低于铜的标准电位。黄铜在含氧的中性盐类水溶液中,首先是其中的锌离子呈阳极反应而溶解,铜则呈多孔薄膜残留在黄铜表面。这时,黄铜板表面就构成电池,从而进一步加速了黄铜的腐蚀过程,这时黄铜是阳极,溶解成锌离子和铜离子,铜离子在溶液中达到某种程度浓度后,又在阴极重新沉淀,锌离子则在阴极与还原的氧形成电离平衡,因此,锌不沉淀,造成脱锌腐蚀。
在α黄铜中,受蚀区全部转变为铜。在(α+β)黄铜中,α比β有较高的耐蚀性,首先是β在电解质内呈阳极优先溶解,产生锌离子和铜离子,铜离子在沉淀,锌离子不沉淀,黄铜板产生脱锌腐蚀,其后在扩展到α相脱锌。
脱锌分均匀的层状脱锌和局部的栓状脱锌两种。层状脱锌使材料壁厚,但在较长的时间内尚不致使材料穿孔破坏。局部的栓状脱锌,则可使栓状黄铜带突然剥落,形成穿孔腐蚀。
X
扫一扫